|
依靠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凝聚人心、統一思想、匯集力量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是繼黨的二十大后指導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綱領性文獻。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建設現代中國、開創未來中國的戰略大計,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掌握中國命運、照亮中國前途的戰略定位。《決定》貫徹黨的二十大重大部署,學深悟透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是當前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 一、鮮明主題回應人民新期待,凝聚人心奮斗新征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央政治局決定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研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這是凝聚人心、匯聚力量,實現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的迫切需要。”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以一系列重大決定和舉措向國內外釋放出強烈的信號:堅定不移地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黨的二十大提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中心任務把中國式現代化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相聯系,擘畫了一幅振奮人心的藍圖。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提出的中心任務,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與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相聯系,回應了人民對開創未來的新期待。 中國式現代化是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推進的,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開辟廣闊前景。黨的二十大概括提出并深入闡述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揭示中國式現代化彰顯人口規模巨大、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和平發展道路等鮮明特色。這不僅具有理論的闡釋意義,更具有實踐的指導價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凝聚人心的意義在于為人民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描繪新的圖景,廣大人民群眾熱切期待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把這幅美好圖景變成現實作出切實可行的行動方案。 習近平總書記領導黨中央創新治國理政實踐中提出兩個重要的觀點,其一,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其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最大的政治。這兩個“最大的政治”精神相一致,表達了中國人民把幸福追求系于中國式現代化的思想邏輯。中國式現代化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康莊大道,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奮斗目標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來完成,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來表現。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為政治任務,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最大的政治以實際行動體現人心是最大的政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任何一項重大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場上把握和處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問題,都要從人民利益出發謀劃改革思路、制定改革舉措。”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圍繞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系統性的戰略安排,提出3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全面部署各領域各方面的改革。《決定》強調“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一方面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作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各項部署,另一方面從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就業優先政策、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健全人口發展支持和服務體系等方面提出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體系的任務,對黨凝聚人心奮斗新征程具有重要意義。 二、堅持“六個堅持”重大原則,統一為什么改、怎樣改的思想認識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巨大政治勇氣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敢于動真格觸動既得利益的奶酪,敢于下猛藥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籬,敢于出實招啃體制機制改革的硬骨頭,在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中展現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堅定決心和果敢魄力。 從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開始,黨中央始終堅持改革開放“關鍵一招”的定位,突進深水區、勇闖險灘帶,辦成了許多以前想干而沒有干成的大事要事,許多領域實現了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改革永遠在路上,把改革進行到底就必須持續發力。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度演化的背景下,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推進“中華號”巨輪行穩致遠、劈波向前,就必須堅持向改革討方法,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闖難關。 黨的二十大指出:“重點領域改革還有不少硬骨頭要啃。”面對前進道路上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充滿風險挑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對黨和人民接續奮斗提出新要求,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使命非常艱巨。《決定》提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貫徹好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守正創新、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堅持系統觀念等重大原則。 “六個堅持”重大原則是黨中央結合新時代以來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成就作出的重要判斷,既是經驗總結,也是實踐遵循。第一,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管總的,中國共產黨是領導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政治力量,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領導力量。第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踐行中國共產黨人初心與使命,彰顯為人民創造更加美好生活的執政理念。第三,堅持守正創新,既要保證改革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方向,也要根據時代特征和實踐要求形成創新發展的戰略謀劃。第四,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一方面要改革不適應發展要求的體制機制,另一方面要通過建設性的制度創新改革成果。第五,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建設任務,也是推進其他領域改革合規深化的重要保證。第六,堅持系統觀念,有助于著眼大局、立足整體正確處理各個部分、各個領域的關系,理順改革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梗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改什么、不改什么,可以改什么、不能改什么,應該改什么、不應該改什么,必須把握定力。“六個堅持”重大原則就是把握定力的實踐遵循。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全過程中,必須圍繞“六個堅持”重大原則統一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為什么改、怎樣改問題上的思想認識,并以統一意志、統一行動的奮斗實踐戰勝各種風險挑戰,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三、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匯集力量加油干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事關黨、國家和人民事業的成敗,關乎中華民族前途命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群眾實現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靠的是腳踏實地。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深知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的道理,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為主題作出的系統部署,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擼起袖子加油干指明了努力方向。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運用好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形成的寶貴經驗。經驗是以智慧結晶形成的寶貴財富,是黨和人民繼往開來的優勢所在。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這是進一步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引領和方向指南。要深入學習中國式現代化理論,這是進一步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圭臬和實踐指導。 把美好愿景變成現實,靠踏踏實實苦干,靠孜孜不倦拼搏。天上不會掉下餡餅,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體現求真務實的特點,《決定》作出的各項戰略部署、提出的各種重要舉措,既上接天線又下接地氣,既以宏觀謀劃為引領,又以微觀設計為落實,既有總體上的安排,又有細節上的規定。黨中央思路清晰,人民心里有底,戰略部署明確,人民干起來踏實,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一步一個腳印向前發展充滿希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干事業就要有釘釘子精神,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穩扎穩打向前走,過了一山再登一峰,跨過一溝再越一壑,不斷通過化解難題開創工作新局面。”把黨中央繪制的藍圖干到底,需要發揚釘釘子精神。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過程,就是不斷化解難題開創工作新局面的過程。鍥而不舍才能金石可鏤,持之以恒才能心想事成。以釘釘子精神落實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作出的戰略部署,匯集力量團結奮斗,黨和人民必定能以創造新的成就和新的奇跡迎來光輝燦爛的明天! (作者分別為華東師范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華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研究員、華東師范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副院長) |